一路培训网 注册新用户 QQ登录

一路|妈妈网

宝宝踏出家门时,看不见的情绪成长

2014-08-12 一路亲子网 点击:
【导读】宝宝踏出家门时,看不见的情绪成长,教育

  喜、怒、哀、乐,情绪每时每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上演,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它。

  情绪是个体适应生存、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心理工具。心理学家们将情绪智慧(情商)与智商相提并论,良好的情商可以帮助人们更充分地发挥智商的作用和效果。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0~6岁阶段,是宝宝情绪能力萌芽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和宝宝朝夕相处的您,是影响宝宝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本期专题中,我们将和大家分享三个在早教中心发生的情绪故事,为什么以早教中心为背景?一是,早教中心是大多数宝宝走出家门后遇到的第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化场所,对宝宝和家长来说,是情绪能力的练习场和试金石;二是,提起早教中心,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都是宝宝学到了什么技能或本领,却很少能意识到,在有专业老师在场的早教中心,如果家长对宝宝的情绪有足够的关注,并“利用”得当,那么宝宝的情绪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发展。这便是我们在本次专题中想特别提醒家长的。

  挑战你和宝宝情绪能力的时刻来了

  文/吴玲玲

  知识链接:

  情绪能力包含了三方面:

  情绪表达——经常表达积极情绪,较少表达消极情绪;

  情绪知识——正确分辨他人的情绪和导致致情绪的原因的能力;

  情绪调节——以恰当的强度水平表达情绪,以便成功实现个人目标的能力。

  你是否意识到,当宝宝踏出家门时,你和宝宝都将经历一场“情绪能力大考试”

  我们知道,情绪在宝宝发展社会关系、探索世界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在不同的年龄段,宝宝所经历的情绪体验和家长的应对是不同的。

  0~1岁,宝宝主要生活在家庭环境中,情绪经验相对比较单一,亲子之间也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情绪互动模式,对父母的挑战相对较少。

  而1岁之后,很多宝宝开始走出家门,如在小区玩耍,在公共场所提供的儿童游戏区嬉戏,或者去早教中心,总之和同龄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和游戏机会。这个时期,很多爸爸妈妈发现,宝宝的情绪体验更加多样了,恐惧、生气等负性情绪引发的哭闹时有发生,之前的得心应手变成了束手无策。

  情绪的发生与情境密切相关。走出家门,和同伴交往,对宝宝来说意味着哪些改变呢?我们以早教中心为例:

  ?    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到陌生的环境;

  ?    从相对单一的游戏环境进入更为丰富的游戏环境;

  ?    从“不对等的亲子关系”进入“对等的同龄人关系”的交往情境。

  生活、游戏场景的转变大大增加了宝宝情绪体验的复杂性,这对宝宝和家长来说既是很大的考验,也是成长的机会。

  在早教中心,对宝宝来说,是丰富情绪体验、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学着处理自己情绪的良好机会。 

  对父母来说,是观察宝宝情绪反应、学习处理和引导宝宝情绪、调整发展家庭中原有的亲子情绪互动模式的契机。

  下面我们将分享三个在我们早教中心发生的情绪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老师对家长处理“情绪事件”的观察与点评,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思考,假设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我该怎么做呢?我是否能通过这场考试呢?

  早教中心的情绪故事1

  集体生活中的人际相处三部曲

  文/陈文英 逗逗妈

  据逗妈介绍,逗逗是个情感丰富且敏感的宝宝,高兴时欢乐的情绪能感染周围人;和同伴发生“冲突”时,处于“下风”的他会显得好委屈,通常是大哭一场,甚至事后看到同伴也会有意避开。那么逗逗来早教中心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早教中心的第一个学期,我们见证了在逗妈的积极引导下逗逗参与集体生活的人际相处三部曲,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以下是逗妈的记录。

  第一阶段:以自我为中心

  上早教中心的第一个月,几乎每个孩子都各玩各的,偶尔有接触,身边的大人也会忙不迭地把孩子抱开。我鼓励逗逗跟人打招呼,抢玩具时,我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希望他学会轮流与等待。开始逗逗并不能忍受得不到想要的玩具的情况,会哭会闹,但慢慢也认清了“在这里不是他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不过依然与别的小朋友没有交流。

  第二阶段:冲突让他害怕和逃避

  第二个月,在一次活动中,逗逗抱着小熊,让小熊玩滑梯,他一人站在滑梯口,挡住了其他小朋友。站在他身后的女孩着急了,趴在他背上一口咬了下去。当时他就懵了,随后大哭不止。在一旁的我轻轻搂着逗逗,告诉他:“没关系,小姐姐也想滑滑梯,你挡住滑梯了呀!来,我们下来让小姐姐滑滑梯……”宽容的态度、微笑的脸庞、轻松的解释让逗逗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随后我说:“逗逗和小姐姐拉拉手吧。”当逗逗伸出小手时,我微笑着回应他。

  但是阴影并没就此消失。有了“被咬”的经历后,当他身边有小朋友经过或者离他很近时他会紧紧抱住我的腿,嘴里嘟囔着:“怕……怕……”看到他有这样的反应,我倒认为是一件好事,至少他意识到这个环境中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我不强迫他接纳别的小朋友,但没有停止对他的疏导,比如:“跟小弟弟握握手好吗,我们一起玩好吗,看,这个姐姐多棒……”慢慢引导他关注身边的伙伴,尝试与伙伴进行友好的肢体接触,淡化他的恐惧。

  第三阶段:尝试分享

  渐渐地,逗逗在我和老师的鼓励下变得非常愿意跟人打招呼,手里的玩具也愿意让给别人玩。逗逗在分享玩具后慢慢不再惧怕跟伙伴的相处,哪怕有小朋友从他手中拿走玩具,他也没有过激的反应。虽然交换分享玩具的过程需要我再三地引导与鼓励,但当他把手里的玩具递给其他小朋友时,我总是第一时间赞扬他:“你真棒,逗逗像个大哥哥了!”每每这个时刻,逗逗的脸上会绽放出很不一样的光彩,有点神气,也有得到鼓励的骄傲!逗逗经历了一个学期,终于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听听老师怎么说:回避矛盾的背后是剥夺了孩子体验负面情绪的机会

  和大多数中国城市家庭的孩子一样,逗逗在家中也是长辈围绕左右。正因为现代家庭6+1的模式,让幼儿产生了一种唯一性心理,使得孩子在成长最关键的时刻缺失了分享的意识和机会。

  在早教中心,与同伴发生摩擦、碰撞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也时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宝宝之间发生了小小的冲突,很多大人是采用回避法,“我们走吧,到那里去玩”(暗示:某个宝宝对我们有“威胁”)。这么做,看起来是避免发生冲突了,其实是让宝宝避开委屈、哭闹、害怕等负面的情绪体验。但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一旦宝宝独立开始面对集体生活(就在眼前的入园),当他独立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们该怎样去解决呢?逗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早教中心的情绪故事2

  共同游戏的快乐

  文/朱佳燕

  从“我玩你不玩”到“我们一起玩”

------分隔线----------------------------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1周内点击排行榜
美图推荐
热门排行
孕前 孕期 分娩 产后 育儿 用品 图片